包涵:十五載鄉(xiāng)警路,枝葉總關情
日前,在漣水縣公安局岔廟派出所,一杯涼透的茶靜靜擱在案頭。39歲的岔廟派出所副所長包涵正緊鎖眉頭,分析一起盜竊案的監(jiān)控畫面。杯底舒展的茶葉,正如他15年深深扎根農(nóng)村派出所、脈絡延展的生命印記——從2010年青澀的警校生,到如今百姓口中的“包所”。從南祿派出所到梁岔派出所,再到岔廟派出所,他從未離開基層派出所這片沃土,那句樸素的誓言——“把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”是他不變的信條。1次三等功、3次嘉獎、多次“優(yōu)秀公務員”的榮譽,見證了他平凡中的堅守。
生死時速: 20分鐘從稻田里搶回生命
2014年11月,包涵從南祿派出所調(diào)到素有“漣西重鎮(zhèn)”之稱的梁岔鎮(zhèn)工作。在梁岔派出所,面對鎮(zhèn)區(qū)廣、人口多、工業(yè)基礎好帶來的復雜警情,他一干就是10年。鄰里糾紛、家長里短、反詐宣傳……一本本警情“流水賬”寫滿他的日夜奔忙。
2020年9月6日12時許,梁岔居委會張宋組有居民報警稱,在其屋后水稻田里發(fā)現(xiàn)一具“女尸”,他非常害怕,請求警方盡快前往現(xiàn)場處置。接到報警后,值班民警包涵第一時間前往現(xiàn)場。
到現(xiàn)場后,包涵發(fā)現(xiàn)一名老年女性仰臥在稻田的水中,初看已無明顯生命體征,但仔細觀察后發(fā)現(xiàn)其胸腔尚有輕微起伏。烈日下,早已大汗淋漓的包涵,毫不猶豫地沖到稻田里,趟著淤泥,將老人小心翼翼地架到田頭土路上。
“快!聯(lián)系梁岔衛(wèi)生院!”包涵一邊對輔警說,一邊開動警車風馳電掣般駛向醫(yī)院,整個過程僅僅用時20分鐘。“再晚一會兒,命就沒了!”目睹老人被成功救醒,醫(yī)生對包涵豎起大拇指。
經(jīng)查,老人74歲,患有阿爾茨海默病,已走失整整一周。匆匆趕來的老人的老伴緊握包涵的手,老淚縱橫地說:“謝謝!謝謝!再晚一步,我這輩子就見不到她了……”包涵輕聲安慰,再三叮囑:“老人家,以后千萬看緊她,別再讓她單獨出門了!
“咱都是老百姓,將心比心!边@是包涵常掛嘴邊的話。在梁岔的3600多個日夜里,處理糾紛、搜尋失物、打擊犯罪……派出所電話幾乎沒有停歇。但在包涵眼中,“群眾利益大于天”,只要事關百姓,他必定沖鋒在前。
星夜牧羊:3公里警燈下的溫情歸途
“群眾的冷暖掛心頭,真心才能換真情!边@是包涵成為群眾貼心人的秘訣。在他看來,事無大小,遇見了就是責任。
2021年10月29日深夜11點,寒意侵人。包涵和輔警駕駛警車巡邏至轄區(qū)何圩村與金碼村交界處,車燈掃過路邊草地——兩只山羊被孤零零地拴在路邊,四周方圓一里無人煙。深夜、野嶺、孤羊?包涵心中一凜:“這是竊賊藏匿的贓物?”
包涵果斷部署一名輔警就地潛伏蹲守,自己驅車急忙詢問附近住戶。“你家丟羊了沒?”連問幾戶,皆是搖頭。返回現(xiàn)場,曠野寂靜依然。包涵想著“羊不能被丟在這里”,但警車裝不下,深更半夜也無處借車。包涵俯身解繩:“走,跟我回家!”于是,鄉(xiāng)村寒夜中,一幅奇景誕生:閃爍的警燈前,一位民警深一腳淺一腳,徒步牽引兩只羊,穿越3公里夜路。
回到所里安頓好“不速之客”,包涵顧不上休息,多方打聽。次日早上8點,他終于找到心急如焚的羊主人朱某。原來,朱某前一天放羊至此,因急事臨時把羊拴在路邊,后因事耽擱且“以為沒事”竟忘了牽回。一場“盜羊疑云”在包涵的星夜奔波中化為烏有,只剩羊主人的感激。
3個社區(qū)、15個行政村、69平方公里轄區(qū)——這些數(shù)字,包涵爛熟于心。這份熟稔,源于他用雙腳丈量過每一寸土地:走遍每個村(社區(qū))、拜訪每戶人家、記住商鋪信息、踏勘街巷盡頭!稗k事細心又耐心!”“有難處,找小包警官!”“他不嫌煩,雞毛蒜皮都當回事!”鄉(xiāng)親們信賴的“小包警官”,年輕的外表下是超越年齡的沉穩(wěn)。
從警15年來,包涵收到群眾送來30余面錦旗,每一面錦旗都有一個為民服務的暖心故事。
閃電出擊:2小時人贓并獲安民心
今年2月,包涵調(diào)任岔廟派出所副所長。岔廟村落分散,治安情況較為復雜。面對新挑戰(zhàn),包涵沉下心走訪摸排,瞄準關系民生的“小案”精準發(fā)力。
5月19日,轄區(qū)某超市老板尹先生報警:“警察同志,這半個月,我家店門口啤酒老丟!”正在值班的包涵迅速到場調(diào)看監(jiān)控,發(fā)現(xiàn)一名男子趁無人之際,多次大搖大擺從店門口搬走整箱啤酒,然后迅速消失。
“小案連民心,慢不得!”包涵立即行動。擴大視頻排查范圍、走訪周邊、梳理軌跡……海量信息在他手中高速流轉、聚焦,嫌疑人吳某進的身份及落腳點被迅速鎖定。
兵貴神速!接警僅2小時后,包涵帶隊突襲,在吳某進家中將其人贓并獲。面對失而復得的啤酒和垂頭喪氣的竊賊,尹先生難以置信。原來,吳某進偶然發(fā)現(xiàn)無人看管的啤酒,貪念漸起,從小心翼翼少量偷取,到多次得手后肆無忌憚,終落法網(wǎng)。兩天后,尹先生將寫有“金色盾牌 熱血鑄就”八個大字的錦旗送到了包涵手中。
“所里警力有限,服務群眾的心無限!卑钪,安全感就在每起案件的及時偵破中。他摸索出“腳底板+數(shù)據(jù)網(wǎng)”工作法:既靠雙腳深入田間地頭走訪的傳統(tǒng)“笨功夫”,又善用視頻追蹤、數(shù)據(jù)分析的科技“新智慧”,“土洋結合”跑出辦案“加速度”。15年累計破案420余起,抓獲嫌疑人460余名——數(shù)字背后,是沉甸甸的平安承諾。
“基層民警離群眾最近。把他們當家人,他們才拿你當親人。”從青澀學員到沉穩(wěn)副所長,從南祿到梁岔再到岔廟,15載流轉,不變的是一顆滾燙的為民初心。在廣袤鄉(xiāng)野間,在瑣碎日常里,包涵用腳步丈量民情,用忠誠書寫擔當。
■通訊員 周培雷 朱惠莉